中东面面观丨接连举办重量级会议 沙特谋求影响力之道
东北工业基地基础良好,优势突出。
美联储将于本月16日至17日举行货币政策例会,是否在本次会议上宣布加息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11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美元,收于每盎司1103.3美元,跌幅为0.54%。
该机构预测,8月份油价大幅下跌将使非欧佩克国家在2016年将日均原油产量减少50万桶。大豆2015年11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8.74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0.25美分,涨幅为0.03%。3个月期锡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547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75美元,涨幅为1.81%。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临近,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纽约金价11日下跌。3个月期铅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70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4美元,跌幅为1.96%。
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2015年12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3.8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2.75美分,涨幅为3.41%。纽约金价11日下跌纽约金价11日下跌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8月份,全国基础设施投资59164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7.5个百分点。社会工作(主要包括护理、养老、康复等行业)投资695亿元,增长56.8%,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增速。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27.1%,比全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8.7个百分点。一是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
四是与物流和民生相关的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受国际经济总体走弱、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二、投资行业结构继续改善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投资行业结构继续改善。卫生投资2305亿元,增长23%。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投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8977亿元,同比增长10.9%,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进行了解读
章俊称,鉴于在国内经济三期叠加及海外需求依旧疲软的背景下,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为重要,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扮演稳增长政策组合中的核心角色,而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将继续通过降息降准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来配合财政政策的展开民生宏观称,下半年经济有破7风险,稳增长只会加码。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增加值和消费分别同比上涨6.1%和10.8%。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53%,好于7月的0.32%。特别是从8月份单月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4%,比上月提高4.8个百分点。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看来,8月份工业生产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继续下行。
章俊指出,虽然短时间内实体经济依然在筑底过程中,依旧缺乏向上的内生动力,但目前财政和货币双宽的基调下,政府在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层面已经基本到位,在年内余下的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更多的是看到政策在之前基础上的微调来增强针对性和提高有效性,而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变化。章俊指出,鉴于基建投资在未来依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操作层面,政府还是会力促基建投资开工率的回升。
基建投资在7月意外下滑之后重拾升势,累计同比增长18.4%,增速比1~7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但鉴于8月份CPI出现明显反弹,因此如果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10.4%,与上月持平。分析人士指出,总体而言,目前来看实体经济在8月份开始出现企稳迹象,但整体力度依然有待观察,因此三季度GDP增速破7的概率很大。实体经济企稳的基础仍需巩固,因此,稳增长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与预期一致,8月份经济数据依然低迷,但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等指标都出现改善迹象。而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如果经济增长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将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速小幅反弹0.3百分点至10.8%。除了需求疲软之外,从客观因素上来分析,工业生产依旧疲软,同时还和7、8月份灾害性天气频发,以及8月下旬京津冀地区由于阅兵庆典而加大治理大气污染力度所造成的主动性停工停产有关。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比7月的6.0%有所加快,但仍低于业内预计的6.6%。与此同时,投资结构在调整中得到改善,但继续放缓。
数据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8月份继续维持下滑趋势,累计同比增速下滑至10.9%,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他说,只有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奖惩分明,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广大职工活力。
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指导意见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说,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活力,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并从分类改革、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分析人士认为,这份纲领性文件坚定了国企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旨在通过系列而全面的改革举措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做大做强国有经济。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推动企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备受关注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13日落地。
国有企业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做不好,国有企业其他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工作要求。他表示,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坚决遏制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增强活力的重大举措,主要包括:依法落实企业法定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通过界定功能明确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激发企业的活力。国资委主任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系列相关重要措施在指导意见中得到体现: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各方看来,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中心。
同时,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对于指导意见提到的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印象深刻。李锦认为,文件中透射的推进资本专业化运作,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都将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激发各类资本的活力。